第(1/3)页 “比如农家,大可以教导百姓如何种植庄稼,可以让五谷增产,让百姓丰衣足食。” “而不是总想着走入朝堂。” “农家创立都多少年了,要是从一开始就扎根于百姓当中,此时整个天下的百姓,都在传颂农家的美名。” “至于像现在这样,苦恼自己的思想无人接受吗?” “一个国家,一个朝廷,只能用一部分的思想治国理政,那么其他的难道就没有用了吗?” 这也是冯逍一直对于诸子百家学说的态度非常反感的一点,难道除了朝堂,你们就没有混的地方了。 要是不要一开始就盯着政治,农家早就拿下天下的百姓了。 何至于被儒家、法家、墨家压得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。 毕竟不是每一个学派都像兵家一样,不管你们怎么争,谁赢了都得用老子。 可以说只要有战争的一天,就有兵家生存的土壤。 哪怕即使没有了战争,兵家的学说,也只是被束之高阁。 但却没有哪一家敢于彻底将兵家彻底抛弃。 连儒家都得承认:好战必亡,忘战必危。 只不过到了宋朝之后,读书人越来越不要脸,自认为什么都能干。 尤其是到了明朝,这些自诩能够平天下的文人,无视国家利益,竟然对着军队指手画脚。 然后就是那个彻底没有了脊梁骨的满清时代。 而没有了气节的文人,也彻底地失去了才华,使得一个纳兰容若,竟然以婉约之词,碾压了一个朝代。 不得不说,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。 而这一切都是文人早就的。 这个时代,再没有比哪一个人,能比冯逍更能明了,儒家独大的害处。 所以哪怕他被荀子代师收徒,成为儒家辈分最高的唯二之人。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,依然对于儒家防备至深。 只不过冯逍也知道,这都是治标不治本。 只要和平时代来临,儒家善于迎合统治者的尿性,依然会对其他学派形成打压。 所以冯逍决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直接修改儒家的思想。 你们不是要进入朝堂么,你们不是善于迎奉上位者么,那么就改主流思想吧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