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既然荀子发问了,那么冯逍就要给出答案。 不能让人以为,自己是什么都不会的嘴炮,光会反驳别人。 “以法家思想为底线,杜绝罪恶的事情发生,然后以儒家思想为倡导,提高人的品德。” “对于某些坚决不能做的事情,要用法家思想来杜绝,比如犯罪!” “对于某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,要用儒家思想来引导,比如做一个清官。” “简单来说,就是用法家的思想杜绝做一个坏人,用儒家的思想培养成为好人。” “只有儒法并蓄,才能由一个安稳和谐的社会。” “绝对不能用法家的思想来强制别人做一个好人,也绝对不能期望儒家的思想杜绝恶人的出现。” “那不符合人性,天地都能灭亡,但人性不会消失。” “人之初,性无善恶之分,一切都以混沌初始,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导,大概率就会成长为什么样。” “而这就是儒家存在的意义,如果人之初,性本善,或者性本恶,那么要儒家干嘛来了?要法家干嘛来了?” “所以,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,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为恶的人受到惩罚,然后循循善诱,让人走向光明。” “而惩罚恶人,你们认为用哪一家的思想好?引导别人向善,你们又觉得用哪一家的思想好?” “来说一说,大家都相互讨论一番,否则,把问题憋在心里,也解决不了不是。” 本来只是让冯逍以一个官员的角度,来给学员讲讲大秦的一些法制问题。 没想到冯逍不开口则罢,一开口直接将法家和儒家的老底都翻开了。 张苍这个时候,感到异常地无奈,只能对于一旁的老师回以苦笑。 看到弟子这幅表情,荀子到没有什么表情。 对于今天这幅情景,他意外也不意外。 意外的是,说出这番话的竟然是冯逍。 虽然冯逍说得不是多么的具体,也不是多么的精确,但本质上却没有说错。 如果换一个儒家的年轻人过来,说不定还要和冯逍互怼一番。 毕竟人家儒家的主体思想不仅仅是为官治国的,还有个人修养的。 后世不是就有一个总结么,说儒家弟子的追求是: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