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荀子是谁,那可是连孟子的主张都敢反驳的大能。 孟子说人性本善,人家荀子就敢说人性本恶。 所以站得高,人家就看得远,只要核心没有错误,其他的都不是问题。 而今天冯逍针对儒家的思想所做的反驳,从根源上并没有说错。 因此,荀子就一直没有吭声。 唯一一次说话,还是以请教的姿态,询问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但是他真没有想到,冯逍不仅批判了,而且还给出了办法。 这就让荀子有些不是滋味了。 对于儒家和法家的问题,并不是没有人看到。 面对乱世,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。 虽然他当时存有救世之心,但也绝对没有想到,有一天他的学说能够治理一个国家。 客观地说,汉朝之前的儒家,和汉朝之后的儒家已经不同。 汉朝之后的儒家,是吸收了百家经验的综合性学说。 早就已经脱离了儒家的藩篱,甚至到了明清时期,儒家都已经化为一个代名词,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味。 那一句话说的,儒家弟子就的弱不禁风,不能打仗?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,腰里别着的那把剑,难道是擀面杖? 如何才能被宋之后的儒家弟子视而不见? 君子六艺呢?吃了吗? 但凡认为儒家子弟不需要习武的人,都是儒家的叛徒。 而汉朝之前,但凡是看到了各自学派的局限的,都是本学派的大能。 正是这些人,一直在修正着各自学派的学说,希望能够屹立于朝堂之上。 但很可惜,由于各自的时代局限性,哪怕发现了问题之后,也没有解决的办法。 或许秦朝要是传承下来的话,法家就有机会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大道来。 可惜的是,随着秦朝的轰然倒塌,法家竟然成为了苛刻的代名词,并因此而不被汉朝统治者接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