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实在是太让她好奇了。 从金四爷上一次带着一帮混混出现在她家,逼得冯氏自刎,她就觉得这金四爷必然不是什么好人,他背后的那个东家,大概干的也不是什么正经营生,否则怎么就搞起这种买卖妇女的勾当了? 然而现在,金四爷却道,那福泽书馆是他东家的产业…… 怎么了,难道这年头,就连搞这种下九流营生的,都还懂得要多读书的道理了? “却是该跟你好好说说的。”仿佛知道顾宝瑛心里怎么想的,金四爷笑着睨她一眼。 “这茂县县城里,要说权势底蕴最大的,却不是咱们易县令,而是两个大家,其中一家,就是你方才要寻的洪老背后的洪家,另外一家能跟洪家抗衡的,便是我东家背后的姜家,只是两家早年起势不同,洪老祖辈都是太医,算是靠真本事起家,而姜家,则是后起之秀,盖因先皇在时,曾出过一位受宠的皇妃。” “也因此,洪家一向看不上姜家,觉着姜家全靠女人起家,没什么真本事,姜家也明白这一点,这些年来,一直努力追赶洪家。” “所以,才会开书馆,开书院,但凡跟文人底蕴风雅之事沾亲带故的,都要掺和一笔,反正姜家产业众多,怎么都不缺银子的。” 他这么一说,顾宝瑛顿时明白过来。 像是姜家这种后起之秀,底蕴不足,想要追赶洪家这种百年世家,确实会选择做一些风雅之事。 而洪家怕是也会提防姜家。 难怪当初她为了对付金四爷,提到洪家,金四爷却根本不怕,原来是两家本就互相敌视,视为对手,自然也就不会在乎再多这一笔账了。 “姜家的书院叫什么?也不知道学风如何……”顾宝瑛脑筋转的快,很快又问到她关心的问题上。 “叫霁泽书院。” 金四爷有几分好笑的看她一眼,也知道她家中这两位哥哥都是要读书的,“却不是我偏心东家,不过,东家舍得花钱,为了和洪家的岳墨书院抗衡,专门请了几位学识渊博、富有见识的大儒在书院坐镇,学风很是严谨,却也不失轻松,最是摒弃古板死学,讲究学以致用灵活变通,其中一位大儒,更是同翰林院常年负责科考出题的一位学政私交甚密。” “我倒是诚心同你多嘴一句,你这两位哥哥,最好还是去霁泽书院试试,首先这束脩较之岳墨书院要少一些,若是寒门中的佼佼者,愿意给的银子也多,当然,对于那等考试中拔得头筹的,岳墨书院也是奖资丰厚。” 说到这里,金四爷欲言又止了一些,似乎想多说几句,但不知道考虑到什么,仍是斟酌之后,未再多言。 可顾宝瑛和知砚却都听出了几分名堂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