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无论追击还是逃跑的一方,等到了五十步之后,不管战场是个什么样的情况,大家都必须停下来。 而大约到五十步之后,逃跑的一方也都会认输。 但认输不代表我就会当你的俘虏,哪怕我认输了,我还是要逃回去。 毕竟如果停留在战场上,被别人俘虏了,那么只能当奴隶,或者等着国家去赎人了。 可是要是跑了的话,顶多是战争打败了。 而胜利的一方,也一般都不一定要俘虏别人,跑到五十步之后,就会眼睁睁地看着有生之力跑回到敌人哪里。 甚至曾经的楚、晋之战中,楚国还帮助撤退的晋国士兵修理了坏掉的战车。 这样的好人好事,按说应该表扬,应该让大家学习。 但是晋国的士兵是个什么表现呢? 他们坐着楚国士兵帮助修好的战车,离开之前还不忘讽刺人家一番。 “果然啊,若是论逃跑这种事情,你们楚国人是最有经验了。” 你说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无耻行为,该不该打死! 但这就是整个楚国在春秋时期所遭遇的常态。 不要怀疑这种事情的真实性。 就是楚国的国君,在做出了违背礼仪的事情之后,所找的理由都是“吾乃蛮夷!” 这也从某一个方面来说,楚人反秦的政治不合法性。 因为隋末农民起义是中原内部的事情,而楚人都是蛮夷,就不应该掺和到中原的战争之中。 而在职业兵种出现之前,也就是明朝得军户出现之前,所有的士兵都是抓壮丁的。 大家都是将民间的青壮征招起来,然后如果时间充裕的话,还能训练一番。 但如果时间紧的话,大家甚至连训练的时间都没有。 而这次北上九原,征伐匈奴,还是大秦的运气好。 因为早在之前准备征伐南越的时候,大秦就征招了部分的壮丁,然后集中起来训练。 结果南越的征讨,因为冯逍的建议所取消,而征招起来的军人,就被暂时留了下来,继续训练着。 可是没等大军解散,随后匈奴就跑了出来。 然后原本为南越征招的青壮,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之后,就为匈奴准备上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