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是所有人心里现在的思维。 甚至包括荀子在内,都被冯逍的话震惊了。 要知道,自秦一统以来,儒法之争,一直就是百家的焦点。 用前世的话来说,这个焦点,就是大秦学术界最高辩论命题。 而今天,作为大秦炙手可热、最具潜力的大臣。 冯逍竟然也要下场,参与到这场争论之中? 学员们都茫然、担心的看着冯逍。 因为冯逍自百家入秦之后,以一己之力压服了所有学者,甚至可以说是老秦人的一面旗帜。 如今,冯逍竟然谈论到这么危险的话题,一不小心就有翻车的危险。 所有视冯逍为偶像的年轻人,都不由自主的担心起来。 而那些博士,一个个用炙热的目光看向冯逍。 对于冯逍的能力,已经没有人否认。 所以这些人才期待冯逍能够说出什么新的观点来。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过,冯逍能够终结这个话题。 实在是这场争论,就没有人认为会有结果,正如曾经的儒墨之争一样。 虽然墨家衰败了,但并非就证明儒家赢了。 和现在法家占上风一样,没有人认为法家就赢了。 不知道一瞬间,这些人的心里竟然这么多戏。 但众人目光地复杂蕴意,冯逍多少能够感受一二。 但他却没有在乎这些。 前世无数的理论和实际实例,对于这种小争论,他从来就没有在乎过。 “都有一定的道理,但都不正确!” “法家以制度为基准,却忘却了人性的存在。” “例如,虽然我知道他违法了,但如果他是我儿子,那么凭什么要求我铁面无私,难道我是冷血的吗?父子之情呢?” “同样的,儒家以人伦道德为基准,同样忘却了人性的存在。” “他违法了,他是我儿子,含辛茹苦养大的,如今你奢望我大公无私地惩罚他,凭什么?儒家又不是我爹。” 看着下面一片震惊的目光,冯逍不屑的叹了口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