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,作为一个大儒。 看看荀子教出来的弟子,无论李斯还是韩非,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。 然后仅剩的弟子张苍,还是法家和儒家兼通。 这简直就是资敌的行为啊。 为啥这个老头总是不务正业呢? 老老实实发展你们儒家事业多好,咋老是扶持人家法家学派呢? 想想之后,冯逍忽然觉得,荀子这老头不是好人。 两个弟子,都是法家代表人物,都是掌门级别的。 那么作为培养出韩非和李斯的荀子,那么是不是对于法家来说,就是祖师爷般的存在。 要知道在墨家衰落之后,作为现阶段的两大显学,儒家和法家可是竞争的异常厉害。 而如今因为韩非和李斯的存在,双方的关系要缓和一些。 然后再结合汉武帝时,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,儒家将法家直接吞并。 干脆弄出来一个外儒内法的思想和理政模式,冯逍好像有些明白了。 荀子这阴险的老头,简直就是派卧底去了。 无间道啊,这是! 有了韩非和李斯这渊源,加上后世再没有什么杰出的任务出现。 当儒家吸纳法家学派的人的时候,遭遇的阻力就小得多。 至于其他的学派,不是儒家和法家狂妄,而是他们实在不是对手。 并非是其他学派实力不行,而是各学派的主张,决定了他们无法像儒家与法家一样治国理政。 道家追求个人修养,是关于思想方面的哲学范畴,而阴阳家是道家的分支,顶多观点不同,但范畴一样。 接着是墨家,这个儒家曾经最大的对手。 以底层人士为土壤的墨家学说,只有在乱世的时候,才会有“兼爱、非攻”的生存空间。 一旦天下稳定,那么墨家的主张就成为了空话。 所以,随着大秦的一统,曾经无比兴盛的墨学,直接就沉寂无声了。 至于兵家,名家,纵横家,小说家,或者有些偏僻,或者生存空间独特。 在大一统的格局下,沉默是必然的事情。 最起码,从前世的历史轨迹来看。 道家、儒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兵家、小说家、墨家、农家、阴阳家,才是能够长盛不衰的存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