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这个人在日常的学府管理当中,重要性可以说是仅次于冯逍副手的存在。 因为作为日常秩序的维护者,这个人必须客观公正,对待学生有耐心,心胸宽广,亲和待人。 未必需要铁面无私,但必须客观公正。 不需要是饱学之士,但必须有卓越的个人魅力和素养。 不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,但必须有一个深远的眼光和宽广的格局。 心里琢磨了一下,冯逍忽然发现,这个人选竟然是最为难以确定的位置。 首先百家学派就不要考虑了,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,而是不制造隐患。 任何时候,冯逍都不会将事情寄托在别人的品性上。 这种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了,这是前世他生存在法治社会当中,养成的三观。 更何况,这一生大秦社会,依然是法家学说盛行。 所以冯逍的思维当中,以制度来作为一切的保障,才是最优先的选择。 这也造成了他虽然不否认德治的作用,却坚决推行法制的政治观点。 更为让儒家感到头疼的是,这位荀子师弟的存在,还有着一览众山小的卓越能力。 甚至在为官治学所需要的大格局方面,连李斯这些大才,距离冯逍都有着一定的差距。 这就让人感到很绝望了。 能力不行,辈分不行,背景不行。 面对着冯逍,百家学派几乎都已经快要躺平任宰了。 当然,之所以让大家都这样无奈,最根本的原因是,冯逍他还讲道理。 和嬴政这个暴力推行者不同,冯逍的手段更温和。 他愿意和别人讲道理,做辩论,然后说服你同意他的意见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