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四章 更深层、更深入交流!(1更)-《大秦: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师弟打算怎么做?从何处开始?”

    捋了捋胡须,荀子面色平和的问道。

    对于冯逍的打算,从入秦的那一天,荀子就做好了各种准备。

    毕竟以往儒家在大秦的传播,实在是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儒家,甚至可以说,大秦现在基本上是法家一家独大。

    虽然达不到汉朝独尊儒术的局面,但基本差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百家学者入咸阳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抱着破釜沉舟的态度而来。

    不破而后立,各家学说都快没有生存的空间了。

    目前这个局面,已经让百家学者非常满足了。

    正因为开局抱着的期望值就已经到了低谷,所以对于冯逍的一些所作所为,大家都有了思想准备。

    唯一忧虑的是,冯逍所做的事情,会不会断了各家的传承。

    要想推广学说,生存下来,保存传承才是前提。

    “目前而言,在整个大秦,各家学说的生存状态,推广规模,都有些失衡了。”

    “任何一家学说的独大,都是不符合常理的,都是不健康的危险状态。”

    既然沟通,那么就应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主张,理解自己的意图。

    冯逍从来都不认为,在推动国家大方针、大方略的时候,需要使用阴谋诡计。

    阴谋诡计在某些时候好使,但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。

    在治理国家方面,阳谋才是大势,才是最为正确的手段。

    堂堂正正地向世人表明,国家要实行什么样的政策,有什么样的目的,因为什么样的原因。

    虽然不管你理解不理解,都要执行,但却要让你们明白,国家这样做,并非是没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前世的时候,耳然目睹之后,冯逍以目前的地位,所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
    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

    从某方面来说,前世的种种,虽然要发生在未来的两千年之后,但对于现在冯逍来说,也可以算是历史的存在。

    有了成功的借鉴,有了兴盛的模式。

    冯逍现在所要做的,就是将前世的经验,和大秦的现状结合起来,走出独属于大秦特色的新型制度。

    就像前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结合一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