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那么为什么让大家都出来呢,是希望学府的所有人,都养成一种习惯。” “一种敢于质疑一切的习惯,无论是先贤们、我们这些老师们,你们的同窗们,只要你觉得有疑惑的地方,都可以去检验一番。” “万事都附和别人的人,是没有出息的,万事都否定别人的人,同样是没有出息的。” “因为这两种人都没有自己的主张!” 看着周围的学子听得认真,冯逍也开始说的兴起。 “有了自己的主张之后,才会发现,有些事情你和别人的观点相同,有些不相同,然后你才有去检验的动机。” “先贤前辈们的话,有的有道理,有的不是完全有道理,为什么呢?”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,目光中带着无限求知欲望的学子,冯逍忽然感觉到。 自己这个祭酒是时候履行自己的职责了。 所以,他心中生出一个决定,那就是要在学府当中加一个自己的课程。 而且就像前世大学当中那样,面向所有学子的大课。 “学府的所有学子和先生们,学习任何书籍上的理论,都不要忘记,必须结合作者们当时的社会环境,来理解他们的著作。” “比如屈原的天问,如果忽略了楚王的昏庸,楚国的混乱,屈原的无处施展才华的窘迫境况,天下诸侯相互征伐的大争之世。” “那么,如果忽略了这些的话,你们会在屈原的作品里学到什么呢?只能学个寂寞!” “如果你忽略了当时的外部环境,你就无法理解屈原那憋屈的内心,你就无法理解屈原的悲愤。” “同样的,其他的先贤们的言论,也是如此。” “比如孔子、墨子等先贤的言论,以及他们的治国理念和主张。” “这些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著书立传的呢?春秋无义战啊!那个乱世,那个诸侯相互征伐的时代。” “可是如今大秦已经统一了,整个大秦没有了第二个政治势力,所以某些理念就不太适合当今社会。” “而具体哪一些不适合,应该怎么修改,这些都需要大家来努力。” “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带着质疑的心态学习的同时,也要尊重那些先贤们的著作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