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四章 姓张名良,难得啊!(3更)-《大秦: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秦学府所谓的实践课程,就是让学子学习了理论之后,进入到民间进行实践,然后对比所学的理论,提出问题和建议。

    这一点也是冯逍当了祭酒之后,特意提出来的。

    面对冯逍的坚持,许多人都不理解,哪怕现在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对于这一点,冯逍也没有办法解释,他总不能说,未来的读书人,将会手无缚鸡之力。

    就算他说了,估计也没有人相信。

    要知道此时距离乱世刚刚结束不过数年,如果读书人没有一点武力,估计连门都出不去。

    而且,如今的诸子百家的学说,都是从世情之中走出来的。

    从目前来说,都是非常的接地气的。

    还远没有到,被后世之人改的乱七八糟的地步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冯逍这么坚持,让大家浪费了读书的时间,去做一些微末之事的行为,都非常地不解。

    不过畏惧于冯逍的声望和才能,大家强忍着罢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百家入秦,本身就是处于弱势的地位。

    但此时的读书人还是有着铮铮傲骨的,看到冯逍从马车上下来,杂家的徐良眼睛就是一亮。

    然后也不管后面跟着的赢舞和王筠,这个老头就拉着冯逍,开始嘟囔起来。

    “我说祭酒啊,你这么以暴力行法家之事,有些不妥,让这些孩子浪费着时间来做农事,你确定你不是在偏袒农家?”

    看着不停唠叨的老头,冯逍非常无奈。

    此时的学者,除了儒家某些人之外,大都还比较纯粹。

    毕竟除了法家之外,其他人都还没有体验过权力的腐败,都还在为光大自家的学说而努力。

    可以说,此时的诸子百家,都还是以实干家为骨干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一直到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之后,所有的学派都才没落了,而胜利的儒家也渐渐堕落了。

    可以说,汉武帝主导的学术争论,最后没有一个赢家。

    至于汉代之后的儒家,那就根本是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杂交学派。

    甚至连自己的主导思想,都还是虚伪的掩饰。

    直到王阳明出现之后,才出现过短暂的光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