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再说了,皇帝抢功劳,那能叫抢吗? 那叫采纳! 既然大战略目标变了,那么之前讨论的战术就肯定不合适了。 于是,大殿上再次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。 其实现在的矛盾之处,在于城内的守军要不要出击的问题。 毕竟这其中,可是有两万五千多,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丁。 若是守城还凑合着,可是出城主动出击的话,对于没经过任何训练,没有任何战争素养的他们,那将是一场灾难。 更深一层的原因,就是咸阳城里还有嬴政这个皇帝。 虽然大家都知道,面对着回援的十万大军,叛军没有任何的取胜希望。 但涉及到皇帝的安全,大家谁都不想作为出头的哪一个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 要是因为激进的战术,导致皇帝或者咸阳的安危出现个什么问题,那么最终担责任的,肯定是那个提出建议的人。 【麻蛋,这些家伙都在那里说啥呢?】 估计整个大殿,也就冯逍一个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。 哪怕是嬴政很清楚这些大臣的想法,他自己也非常矛盾。 之前破釜沉舟般的托孤,是因为始皇帝身份,让他做不出逃跑的事情。 而此时,渡过了危险阶段之后,安全问题就成为他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。 倒不是他怕死什么的,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。 如今叛军的失败,已经是必然的问题,所考虑的不过是,最后的战果收获多少的问题。 为了最后胜利的果实的规模,而将咸阳乃至于整个大秦陷入危险境地,在众人看来有些不值得。 毕竟,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变化,要知道十天之前,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距离咸阳这么近的骊山,竟然隐藏了七万的大军。 要是所有的守军都跑出去,再跑出来几万大军咋办? 更何况城里这几万守军的战斗力,也未必能起到多大的效果。 所以听到冯逍的话,始皇帝也没有说什么。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,大臣把他的安全放在首位,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正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