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:1982-《影视:开局获得阿尔法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浩然国际集中火力猛攻中低端大众市场,凭借极致的性价比迅速扩大地盘;蚬壳则依托其品牌积累和设计优势,主攻中高端、强调复古风格和智能功能的细分市场。

    两者虽各有侧重,却形成了一种无言的联合,不断挤压着欧洲本土品牌和试图进入的日韩新品牌的空间。

    欧洲的出货曲线同样呈现出陡峭上扬的态势。

    11月底,浩然国际的全球销售额(含东南亚)赫然突破了5.2亿美元!

    已经提前完成了秦浩年前设定的销售目标,这也让公司内部那些曾经质疑过秦浩的高管,没了先前的傲气。

    不过这还没完,12月份才是欧美市场一年一度竞争最激烈的“战场”。

    欧美国家圣诞节的地位就跟国内春节一样,老外过年也喜欢消费。

    这回可就不仅仅是电风扇了,浩然国际所有的产品都要进行“促销”

    整个一个月,秦浩就没有在哪个国家待超过三天的,几乎成了空中飞人,也就是他的身体素质足够强,换做一般人早就扛不住了。

    终于,元旦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秦浩从纽约返回香港总部。

    简单的述职会议后,秦浩立刻召集了核心管理层及专门为上市项目组建的IPO团队会议。

    “雷生。”李仁俊展开一份详尽的香港股市分析报告:“从公司的基本面来看,无论是营收增长、利润率、市场占有率、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管理团队,浩然国际绝对具备优质上市公司的潜质。联交所审核方面,以我们的经营状况,不会有实质性障碍。”

    会议室里众人纷纷点头,流露出期待。

    然而,李仁俊话锋一转,指向了报告中的关键图表——恒生指数走势图。

    那曾经一路上扬的曲线,在触及1981年7月的1810.20点历史高位后,如同断线的风筝般,掉头向下,开始了令人心悸的长达数月的暴跌。

    “但是,上市的时机我认为至关重要,如果我们现在上市的话,可能会让浩然国际的资产被严重低估。”

    李仁俊是秦浩专门从华尔街聘请回来主导上市的,之所以花大价钱聘用他,除了他在华尔街的工作经历外,更多的是,他的家族在香港金融行业深耕多年,他本人也是从香港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出国去的美国,他比那些在美国长大的香蕉人更加了解香港,对香港也更有感情。

    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,几位负责不同区域业务的高管露出思索和赞同的表情,毕竟秦浩承诺过,会拿出15%的股权作为奖励,他们跟浩然国际的利益是深度绑定的。

    秦浩靠在宽大的椅背上,手指在光洁的红木桌面轻轻敲击着。

    “李总,如果我们现在正式启动IPO流程,从递交初步申请、港交所聆讯、招股书发布、路演到最终挂牌上市,最快需要多长时间?”

    李仁俊略微思忖后答道:“如果我们所有财务数据、合规文件、法律意见书各方面都没有问题的话……最快可以在四个月左右完成挂牌!前提是所有环节无缝衔接。”

    秦浩微微点头,示意他坐下。

    按照记忆,1981-82年的港股大跌,源于对香港政治前途的忧虑、全球利率飙升、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迭加。

    然而,恒指在82年8月跌至676点后触底。随后,随着一些利空因素的消化以及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复苏迹象,恒指开启了强劲的反弹周期。

    “我充分理解并重视李总关于上市风险的判断,极具价值。但,战略时不我待!”

    “上市刻不容缓!我宣布浩然国际从即日起,正式启动IPO流程,目标是在8月份完成挂牌上市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人皆惊,尤其李仁俊眼中闪过一丝巨大的困惑——8月?那时市场会好转?依据何在?

    秦浩宣布完之后,又补充了一句:“为了确保浩然国际的估值不被市场低估,我们需要用更爆炸的业绩来赢得市场跟投资人的信心,各位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,就看你们今年的表现了。”

    事关自身利益,高管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,许多高管直接放弃了春节的休假计划,打算整个上半年全都泡在工作岗位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