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铛——铛铛! 寂静的青石小巷中,兀自响起一阵响亮的锣声。 远远的,一个拿着锣鼓和梆子的打更人走了进来,嘴里还不住地喊道: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!” 喊罢,又在锣鼓上敲了几下。 他是负责此处的打更人,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头,粗布麻衣、腰身佝偻、一看就是穷苦之人。 不过,身子骨倒是很伶俐,两腿腾挪之间就要穿过不甚长的小巷。 然而就在这时,不速之客的到来让他停下了脚步。 锁链互相碰撞的骇人声响在小巷里回荡,一团诡异的迷雾将月亮和星星的光芒掩盖,平日里最喜鸣叫的昆虫此时也变的异常安静。 察觉到不对劲的打更人迅速回头,并将手中的写有二字的灯笼举起。 眯眼望去,在不远处地黑暗中,一个影影绰绰地高大黑影正在缓缓靠近。 “谁啊!” “高二,是你吗?” 那黑影没有回答,只是继续向前走着。 “谁啊,快回话,不然我可喊人了!”老头有些害怕,脸上却不动声色地慢慢向后退着。 钱塘县有妖怪的传说由来已久,不会这么倒霉让他给碰上了吧。 正当他考虑要不要逃跑时,却听那黑影终于回话道:“老丈莫怕,我是人,不是妖。” 借助灯笼黄色的亮光,打更人这才看清来者的样貌。 此人身高巨大,不似凡人,一身绸缎大氅,像个遮奢人家的公子。 可两肩处又有如同铠甲一样向上翘起的护肩。 腰间系一条纯白色粗大麻绳,上面挂着一只非金非玉、似金似玉的小巧铃铛。 仔细看去,那铃铛还在散发着幽幽的紫色微光。 望着这奇奇怪怪、不伦不类的打扮,老汉暗自咋舌。 难道是番邦人士? 这怎么看,也不像个人啊? 于是,晃了晃手里的灯笼,光影交错之间,那人身后的影子也跟着一起摇晃。 打更老汉这才放下心来,有影子在,那应该就是个活人吧。 一想到这儿他顿时胆大起来,忍不住埋怨道:“你个不省事的后生,差点把老汉我吓出个好歹来!” 那人听后,便立刻作揖道:“无意惊扰老丈,我先在这里赔个不是。” “小生本是外地人士,前来钱塘县是为拜会一个朋友,只因对此地不甚熟悉,这才不小心迷了路。” “酸了吧唧说什么呢?”老汉嘟囔了一声便没了下文。 不过他到底是好心,接着开口问道:“我对这里还算了解,不知你要找的是哪户人家,要是近的话,老汉可以送你去。” “那真是谢谢老丈。”那人又是拱手作揖道:“我要找那人姓许名仙,字汉文,家中还有个姐夫叫李公甫,是钱塘县的铺头。” “不知您可知...” “嗨,我当时谁呢,原来是许先生。”老汉打断了他,抚须一笑:“你往这儿看!” 第(1/3)页